由愛奇藝出品的現實題材劇《人生之路》臨近收官,從陝北來到上海,高加林在經歷一次次挫折與打擊後,重新振作起來,開啓了人生新篇章。
央视主持人董卿自曝:要不是他抛弃我,我不会39岁当俩孩子的后妈
《人生之路》部分取材自路遙中篇小說《人生》,由閻建鋼執導,洪靖惠、未夕編劇,陳曉、李沁領銜主演。劇集講述了生活在陝北高家村的青年高加林歷經世事變遷和命運考驗後,仍不斷拼搏,最終在時代浪潮中譜寫平凡人不平凡人生的故事。《人生之路》的續寫沒有囿於原著限制,其再創作爲現實題材劇集的開發製作提供着新思路,正如導演閻建鋼所說:“我們希望《人生》的奮爭精神不滅,人生之路的價值探究延續。”
改編之巧
續寫《人生》,虛實結合再創作
近兩年,嚴肅文學改編成爲熱潮,從《人世間》到《人生之路》,這些取材自文學大家的影視作品爲經典著作重新賦予生命力。而在改編過程中,創作者爲這些深入人心的故事和角色融入時代精神,並與當下現實生活相結合,在跨越年代的敘事中,傳遞串聯多代人的共鳴體驗,帶來全民追劇的播出效果。
回望40年前的經典小說,《人生之路》在改編過程中將虛實結合,增添新人物、擴寫高家村、續寫主人公故事,從高考預考、高考、留村還是外出闖蕩的選擇等,這些成長於陝北農村的年輕人,面臨着不同的人生選擇。高加林的個人命運是私域的,但人物形象的價值具有社會性,在用知識改變命運的過程中,高加林也曾走過很多彎路,年輕人的自尊心與向前衝的心勁兒,就讓高加林栽了不少跟頭。
從八九十年代的陝北農村和上海都市發展經驗出發,《人生之路》爲高加林續寫故事,失去大學名額、教師職位、通訊幹事工作後,高加林再次回到農村,起初,他把自己接二連三的失利歸因於命運的安排,“人生不會接納除了抱怨啥都沒有的人”,在景老師的點撥下,高加林看到了自身存在的根本性問題,以更加踏實的態度,從頭再來。埋頭寫作,獲得青年作家獎、留在上海考取報社,高加林再次以實力改變人生命運。
WCBA球队众筹100万罚款,为陕西信达撑腰并愿捐助10万元!
可以看到,高加林身上有年輕人以進取心博取新生活的共性,更有經歷性格成長和挫折教育的青春歲月,它寫實而真摯,描繪着青春時期的美好、困境與收穫,時代浪潮中的“青春之歌”,就這樣走進了觀衆的心。紮根經典文學形象,照見廣大青年命運,劇中人們吶喊自己的理想與收穫,不甘於向困境屈服,彰顯着年輕人身上的生命張力與活力,這種帶有浪漫色彩的理想主義,讓劇中的故事更具有感染力。
连2年人口负成长 2021剩15万名新生儿 网酸:民进党德政?
承續原作的開放性結局,《人生之路》在保留小說奮鬥精神內核的基礎之上做時代延展,回望一代人的成長曆程,符合生活邏輯和人物性格邏輯的劇集再創作,爲影視化改編提供了新思路。
主題落地
在人性碰撞中展現突破自我的侷限性
導演閻建鋼分享,“無論哪個年代,青春、挫折、奮鬥的命題永不過時。”正如原著所寫,命運總是不如人願。但往往是在無數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艱辛中,才使人成熟起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主題,原著裡的高加林是一個有侷限的人,劇集在再創作過程中保留了對於人物成長的思考,青春的迷茫與不甘心,讓高加林一次次在挫折後再次找尋方向。打破“高大全”的人物塑造方式,劇集通過真實的心理刻畫,挖掘人性複雜的一面,豐富“人生”主題。
不只是高加林,在羣像塑造方面,劇集設立了多條對照,講述劇中的年輕人如何一次次突破自我的侷限性,對比中呈現着多元的人生之路。一方面,《人生之路》建立陝北、上海兩個平行空間,頂替高加林大學名額的高雙星過着“偷來的人生”,在上海的求學生涯中,他小心翼翼融入着城市生活,經受着內心折磨,在人性的刻畫上,劇集保留着人性中複雜的一面,對於善惡是非的判斷,人性中真實的灰暗地帶不禁讓人唏噓。同時,在拓展敘事空間的基礎上,劇集通過豐滿女性人物形象,呈現樂觀勤勞的人們,如何把日子過得更好的真實陝北圖景。
劉巧珍自信能幹,性格灑脫率真,她會真心勸解馬栓重新振作起來,也會以行動力做好高加林生活上的大後方工作,提供着無微不至的關懷。正如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仲呈祥分析,“劉巧珍的人物形象與高加林形成某種‘對照’,高加林的成長是向外的,從關注自身理想逐漸轉變爲關心他人,而巧珍的成長是向內的,從爲他人付出逐漸轉變爲關注自身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巧珍的成功也提供了相對於高加林‘知識改變命運’的另一條道路,即勤勞的雙手、靈活的頭腦,真誠的品格也能改變農村青年的命運。”
基於現實、落腳於溫暖,現實題材創作最主要的是堅持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不迴避人性的弱點,又要從矛盾中挖掘正能量的情感內容,展現人們勇敢追求幸福的過程,爲觀衆帶來精神撫慰與情感激勵。突破傳統鄉村題材創作樣貌,《人生之路》帶有濃郁的生活質感和時代特徵,讓主題真實落地,以情感內核打動人心。
類型思考
愛奇藝現實題材佈局,映照時代中的生活迴響
近兩年,堅持現實主義創作的年代劇時常掀起熱議,紮實的質感、社會景觀、精神風貌、人文特徵等,讓年代劇凸顯出高品質特徵。爲了還原年代質感,《人生之路》在陝北的戲份實現全實景拍攝,搭建高家村,從農村搜尋早已被年代包漿過的舊門窗、舊傢俱、舊農具;在壯美的黃河晉陝大峽谷山頂搭建馬店小學,陝北風光成爲劇集真實的底色。對於年代劇的創作來說,《人生之路》既在年代感打磨上下功夫,更在時代精神的塑造上增強感染力,帶來了一部值得品味的品質之作。
從《人世間》《大考》《警察榮譽》《風吹半夏》《狂飆》到《人生之路》,選取不同社會歷史發展橫切面的現實題材創作展現着多樣的青春與奮鬥,這些高品質的文藝作品創作聚焦時代精神,體現着網絡視聽平臺的責任與使命,帶動着行業不斷髮展。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中,網絡視聽平臺的發展再次成爲關注焦點,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分享對行業十年發展的體悟:“這十年,網絡視聽行業生機勃發,網絡視聽平臺已經成爲主旋律宣傳的新高地,成爲高品質文藝創作的生力軍,成爲科技創新應用的新前沿,成爲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徑。”
當文藝創作從高原邁向新高峰,創作水準的整體提升帶動了高品質文藝作品不斷涌現,日前,廣電總局發佈網絡視聽年度推優名單,其中愛奇藝《獵罪圖鑑》《唐朝詭事錄》《卿卿日常》《蒼蘭訣》及《蒼蘭訣》動漫5部優秀作品獲得表彰,各類型劇集創作體現着網絡視聽平臺對於優質內容打磨的初心,不斷豐富着人民羣衆的觀看選擇。
現在,《人生之路》的故事接近尾聲,當年的高加林一代,正是今天年輕人的父輩,無論是虛構的高加林,還是我們的父母,都用腳印踏出了自己的路徑,給出了浩瀚紛雜的解答,每一個人的路徑都有價值,每個人的命運軌跡都可比照,每個人的未來,都在自己腳下。